八十年时光荏苒,山河早已换了新颜,但那段用血肉铸就荣光、用热血捍卫家国的历史,始终镌刻在民族记忆深处。
2025年9月2日,湖北省枝江市五柳公园内歌声激昂、旋律铿锵,丹风艺术团、阳光艺术团、丹风合唱团、夕阳红歌舞团、江口军乐团五大民间文艺团体齐聚于此,共同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音乐会。这场音乐会不仅是对革命英魂的深情致敬,更是对和平岁月的真挚礼赞,用熟悉的旋律带领现场观众重温那段血火熔铸的岁月,凝聚起赓续精神、奋勇前行的磅礴力量。
音乐会在江口军乐团铿锵的军鼓声中拉开帷幕,鼓点厚重有力,仿佛从历史深处传来——它曾伴随战士们冲锋陷阵的脚步,也曾响彻新中国成立的天安门广场。当《歌唱祖国》的旋律响起,现场观众不自觉地跟唱,“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的歌词,将对祖国的热爱与对和平的珍视融入每一个音符,让人清晰听见一个民族“站起来”的铮铮铁骨,也感受到新时代强军路上的坚定步履。
展开剩余85%随后,一曲《好儿好女好江山》以恢弘的曲调勾勒出今日中国的壮美画卷。“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光万里唱不完”,熟悉的旋律搭配艺术团成员饱含深情的演绎,既展现了祖国山河的辽阔壮丽,也传递出中华儿女守护家园、建设国家的壮志豪情,让听众在歌声中读懂“好儿好女护好江山”的责任与担当。
激越的《戏曲锣鼓》紧接着登场,密集的鼓点、清脆的锣声交织碰撞,仿佛是五千年中华文明血脉的奔涌,更像是危亡时刻中华民族不屈的心跳。传统戏曲元素与红色主题的巧妙融合,让现场气氛愈发热烈,也让观众从非遗艺术的魅力中,感受到中华文化在危难时刻迸发的强大生命力。
当《松花江上》的前奏缓缓响起,现场瞬间陷入肃穆。“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低沉悲怆的歌声穿越时空,将人们带回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日本关东军制造事端、炮轰北大营,数千万同胞被迫背井离乡,山河破碎的痛楚透过旋律直击人心。这首歌不仅是一段历史的见证,更是一个民族永不结痂的伤痕,时刻提醒着人们“勿忘国耻,警钟长鸣”。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随着《义勇军进行曲》的激昂旋律响起,全场观众不约而同地起立,高唱这首承载着民族精神的国歌。回望抗战岁月,卢沟桥的枪声犹在耳畔,南京城墙的弹痕从未风干,中国人民以3500万同胞的生命为代价,铸就了民族不朽的丰碑。歌声中,长城的咆哮、黄河的怒吼仿佛就在眼前,每一个音符都在向为自由献身的英灵致敬,让抗战精神在血脉中永续奔腾。
《游击队之歌》《到敌人后方去》两首经典曲目,随后将观众的思绪拉到敌后战场。“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轻快而坚定的节奏,再现了游击队员在青纱帐里、在山野林间与敌人周旋的智慧与勇气;“到敌人后方去,把鬼子赶出境”的嘹亮号角,曾响彻大江南北,如今再次点燃现场观众的热血,让人感受到中华儿女“不胜利,决不罢休”的顽强斗志。
战火中的浪漫,同样动人。《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微山湖》两首歌曲,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抗战时期的柔情与希望——铁道旁弹拨的土琵琶,是战士们苦中作乐的乐观;微山湖上摇曳的芦苇,是水乡儿女守护家园的见证。悠扬的歌声中,人们仿佛看到硝烟里依然歌唱黎明的身影,也读懂了“越是艰难,越要向阳”的民族品格。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当《保卫黄河》的合唱声响起,现场气氛达到高潮。激昂的旋律、磅礴的气势,展现了中华儿女团结一心、共御外侮的豪迈气概,仿佛看到千万同胞手挽手、肩并肩,用身躯筑起保卫黄河、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紧随其后的《大刀进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的怒吼,更是让人心潮澎湃,那寒光凛凛的旋律,曾让侵略者魂飞魄散,如今依旧是激励国人奋勇向前的精神号角。
军民鱼水情,是抗战胜利的重要基石。陕北民谣《拥军花鼓》以欢快的节奏,再现了当年“最后一碗米送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的动人场景,“猪啊羊啊送到哪里去,送给咱英勇的八路军”的歌词,满含着乡亲们对子弟兵的深情厚谊;《看见你们格外亲》则以温柔的曲调,诉说着战士与百姓之间超越时空的情谊,“看见你们格外亲,想起当年八路军”,这句简单的歌词,是穿越八十载依旧滚烫的誓言,让人读懂“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的深刻内涵。
江苏民歌《拔根芦柴花》以器乐伴唱的新形式亮相,江南水韵与红色主题碰撞出别样火花。悠扬的笛声、婉转的歌声,诉说着水乡儿女对战士的牵挂,也展现了不同地域的中华儿女,在抗战岁月里同心同德、共克时艰的家国情怀,让音乐会的曲风更加丰富多元。
从战火硝烟到春满人间,先辈们用热血浇灌的土地,如今已开出万紫千红。《我的祖国美丽的花园》以轻快明亮的旋律,描绘出今日中国的幸福图景——江南的杏花微雨、北国的向日葵海、孩子们奔跑的绿野、老人们微笑的康乐家园,这是和平与奋斗织就的锦绣山河,也是对革命先辈最好的告慰。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音乐会接近尾声时,《共产党恩大,我们福大》《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两首歌曲接连唱响。“共产党恩大,我们福大,幸福的生活乐无涯”,是人民群众的心声,更是历史的选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八十年前,这首歌唱响了民族的希望;八十年后,它依然是时代的最强音。
一曲终了,余音绕梁。这场音乐会以乐为媒,串联起历史与当下,让抗战精神在旋律中传承,让和平信念在歌声中扎根。正如音乐会结尾所期许的:愿今天的歌声化作和平的白鸽,飞向未来,飞向永恒!历史不可忘,吾辈当自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枝江儿女将以抗战精神为指引,在复兴之路上奋勇前行,也祝愿祖国繁荣昌盛,愿世界山河无恙!(刘卫东 柳月 刘孜孜)
发布于:湖北省旺润配资,中国股票配资网股票配资,创投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