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欧不断试探俄罗斯底线,尤其是媒体爆出特朗普挑唆泽连斯基用导弹袭击莫斯科后,彻底激怒了俄罗斯。普京政府直接威胁特朗普:只要乌克兰使用西方提供的远程导弹袭击俄罗斯大城市,俄罗斯将直接打击美国本土大城市。
7月17日,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罕见地在记者会上放出狠话,公开声明:如果乌克兰在西方支持下,使用远程导弹攻击俄罗斯纵深目标,尤其是大城市,俄罗斯将有权利直接攻击这些武器提供国的军事设施——包括美国。
这段话背后暗含的信号非常明确——俄罗斯认为,乌克兰并非单打独斗,其之所以能使用美制远程导弹系统,如ATACMS(射程300公里以上),完全依赖于北约提供的卫星数据、火控系统、通信协助和技术人员。这不再是单纯的武器援助,而是“直接参与作战”。
简单来说,俄罗斯认为:你美国不是只卖枪,你还帮着瞄准,甚至按下扳机,那你就是参与者,就要承担后果。
于是,俄罗斯摆出了极限回应——你轰我城市,我就轰你本土。不是乌克兰,而是你美国。
与此同时,美国与其盟友的回应也没软。德国迅速宣布将在未来数周内交付新的“爱国者”防空系统给乌克兰;美国国会部分鹰派议员威胁,对与俄罗斯仍保持贸易往来的国家征收高达500%关税。欧盟方面也火速通过第18轮对俄制裁,这次连俄罗斯在印度的炼油厂都被纳入打击名单。
面对这场全面施压,俄罗斯则采取了“双线反制”:一方面继续强化与中国的经济协作,推进“去美元化”;另一方面,通过外交发声、军事演习等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战略威慑力,向西方传达:我们已做好全面冲突的准备。
从这次扎哈罗娃的发言可以看出,俄美之间已经从暗战走向明战,从地缘棋局走向大国摊牌。这次声明不只是吓唬吓唬美国人,而是真正把底线划在了全球面前。
首先,俄罗斯判断出西方战略已经动摇。战争持续三年,欧洲疲态尽显,乌克兰的战斗力也已明显下滑。北约虽然不断输血,但内部意见并不统一。法国、德国等国早已呼吁“休战谈判”,而美国内部的矛盾更明显。拜登政府力挺乌克兰,但特朗普的支持者则主张“美国优先”,不再当“世界警察”。这为俄罗斯制造了一个重要的“战略窗口”。
其次,俄罗斯认为,既然美国能用“反恐打击”空袭利比亚、叙利亚,那么我也能用“反协助”理由打击你。这背后有现实依据:1986年,美国以利比亚支持恐怖主义为由发动轰炸;如今俄罗斯就用同样的逻辑,说你美国支持乌克兰攻击我,那我也能对等回应你。
从联合国宪章来看,确实没有明文规定“武器供应方”在战争中的法律责任。但从实际执行层面,战争从来不是靠国际法来决定走向,而是靠实力+态度。
俄罗斯这番话的重点不在于“有没有法律依据”,而是明确告诉美国:我们不再遵守你制定的游戏规则,我们自己设定红线,谁越线,我们就出手。
美国当然不想打全面战争。但他们目前的策略是利用乌克兰牵制俄罗斯,不断打消耗战,让俄罗斯陷入泥潭。
可问题是,现在俄罗斯开始反击了,不只是地面战,还要上升到国家之间的对等报复。这让美国面临选择题:要么收手,不再支持乌克兰使用远程导弹;要么赌俄罗斯不敢动手;要么做好大城市遭袭的准备。
任何一个选择,代价都不低。尤其是特朗普政府绝对无法承受本土被袭击的的政治风险。
这就是俄罗斯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点强硬发声——打的不是军事仗,而是心理战、信息战、政治战。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7月15日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会谈时,明确提出“对话谈判是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唯一出路”。但坦率说,当前局势已经不是乌克兰要不要打的问题,而是美俄谁先认怂的问题。
美国这边,是全球霸主地位的焦虑;俄罗斯这边,是民族安全与国家尊严的捍卫。你说让这两个大国“坐下来谈”,谁先放下身段都丢不起这个人。
而真正可怕的是:现在的局势已经不是你退一步我就让一步,而是你退一步,我还得往前逼一步。因为一旦有一方显出软弱,另一方马上就会上手。
就像一场赌博,谁先眨眼,谁就输了。这场美俄博弈,不是简单的军力对抗,而是策略、心理、认知的全面碰撞。俄罗斯的“对等打击美国城市”的表态,并非虚张声势,而是战略威慑的升级。它告诉世界,普京不打无准备之仗,也不接受“技术介入就免责”的逻辑。
而对于美国来说,一方面不能让乌克兰输,一方面又不能让战争烧到自己家门口,正在进退维谷。未来局势如何发展,关键看两个字:误判。一旦某方“试探过头”,另一方“误判意图”,就可能触发不可逆的冲突。
特朗普应该明白,俄罗斯不是伊朗,俄罗斯绝对会说到做到,因此,不要试探俄罗斯的底线。一旦底线突破,引发美俄两个核大国战争,全世界将被拖入真正的深渊。当然,美国向来是色厉内荏,欧洲也是欺软怕硬,估计普京这次给美欧划下红线后,美欧应该不敢来真的。现在就是胆小鬼游戏,谁先眨眼谁就输了。
旺润配资,中国股票配资网股票配资,创投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