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经济时代,“山河四省”比北上广深更重要。
嘉御资本的创始合伙人兼董事长卫哲,在中国具有将近20年的投资和运营管理的经验。
嘉御资本创始合伙人兼董事长 卫哲
在创立嘉御资本之前5年,卫哲是阿里巴巴的首席执行官。在卫哲的带领下,阿里巴巴在2007年成功完成首次公开发行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加入阿里巴巴之前,卫哲于2000年到2006年就职于欧洲和亚洲领先的家庭装修零售商——英国翠丰集团,先后担任过翠丰集团亚洲采购处的首席代表,集团子公司——百安居(中国)的首席财务官和首席执行官。在他的领导下,中国百安居的年度营业收入从1千万美元上升到10亿美元。
此前,卫哲曾担任东方证券投资银行部总经理,和永道国际会计公司(目前隶属普华永道)的公司融资部经理。
以下,分享卫哲的经典创投观点——
01
关于创业与择业
◆ 创始人最该问自己的三个问题
很多老板是有队伍不带,整天忙着见投资人,找订单,政府关系,把队伍忘了。
带队伍第一件事,叫以身作则,你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你真的不要要求班子和团队做到。
第二,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和身先士卒是两回事,身先士卒是,有问题你先上。
第三,作为创始人,只是吃苦还不够,你问自己吃亏了没有,创始人或者你的核心班子,都要具备吃亏的素质。
◆ 越早明白这三件事,越不容易选错路
我给年轻人在择业当中提的三个方向——
第一,五个新;第二,找老板不如找老师,定期复盘找短板;第三,短板是你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个,择业角度,不完全等于创业。我到今天认为还是“五个新”。你要去做一个新的行业,那你跟所有人都是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找不到新的行业,在老的行业中找一个新的企业,新的企业也找不到,最好找一个新的企业的新的部门,新的部门没有,你争取去做一个新的岗位,新的岗位也没有,你去承担新的任务,主动跟老板说我要做新的任务,所以这是我一直坚持叫“五个新”;
第二,怎么选对人,不要把老板当老板,你要去选老师,你把你的每一个老板当做老师,你首先得自己知道缺什么,他能够教你你的短板,就不断地复盘,孔子说每日三省吾身,我们标准降低一点好不好,我们每年三省吾身,你每年至少要对自己复一下盘,做一下自己的规划,看看规划的事做到没有。那么,有的老师就以老板的形式来存在了。
第三,三张财务报表如人生,但绝大部分的人没有或者说太过度关注个人的损益表,什么是个人损益表?也就是一年挣多少钱,然后为了多加百分之二三十,你就跳槽了。其实你工资低的时候,多百分之二三十是不改变你的生活质量和人生质量的,所以那个时候我说我来阿里都是我一路减薪跳槽过来的。为什么减薪跳槽,因为我知道能够补我的短板。老板给你加薪一定是用你的长板,结果变得你长板越来越长,短板一直没有补掉。人生的资产负债表,不是你个人财富的,资产是你会的能力,你拥有的资源,那么负债就是你的短板,你缺什么。
◆ 很多大公司“死于”钱多人多
中国绝大部分企业从创始人到第一线员工,你中间只要隔了两层管理人,很多企业就“走样”了。
创业一开始,创始人直接面对十几个、几十个员工,管理靠吼就行,每个人对公司要做什么,非常清楚。公司大概到两三百人的时候,创始人和第一线员工中间,我们叫隔了第一层主管,风险还不大,真有什么问题,跳进去还来得及。到了C轮,公司大几百人甚至上千人了,为什么会容易“死”呢?钱太多,人太多,中间会形成两层管理架构。这个时候公司架构、流程、企业文化、价值观,变得非常重要。
02
关于投资的“识人断事”
◆看人的三个标准:悟性、靠谱、运气
我面过很多人,整天说人生的失败是运气不好。这个人本身就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任何问题都会怪运气。但一个整天说运气好的人,这人没有太把自己当回事。
所以,我的三个标签就是:首先,悟性好,学习能力强,不要一遍遍教不会;第二,他做事也得靠谱;第三,他运气也得好。
◆ 我们不投大卖型企业,而更看好这种企业
千城万店,是我很讨厌的一句话,我们从来不投跨境电商大卖,只投品牌出海。
我们非常不看好那些所谓大卖的做法,叫流量加铺货,账号多、店多、站多,我们看好的是产品型公司,重产品研发,重供应链,重品牌建设。
◆ 我们不投风口,只投趋势
互联网不是风口,AI也不是风口,我们从来不投风口,我们只投趋势。
趋势就是不可逆,它可能会慢一点,但它不会走回头路。第二,其实不是我们选,我们对任何一个企业和行业,有三句话叫:看好、看懂、帮上忙。就我看好,你也看好,但你看懂,我没完全看懂,我们不投;我看好我看懂,我们还不投。因为别人也看好看懂,为什么拿我钱?我们一定要回答出第三个问题,我们能够帮上忙。
我们2023年底才刚刚进入医疗,当时全行业不看好的时候,我们开始看好了,我们用了10年时间逐渐看懂了,我们也培养我们去帮助医疗行业的能力,我们在部分领域能帮上忙,所以我们医疗行业不是说趋势来了,趋势来的事儿我们看好这个趋势,看不懂的事儿不干,帮不上忙的不做。
◆ 性价比是最大的坑
我们是非常反对做极致性价比,嘉御资本从来不投越便宜越好的商品。你说性价比,意味着你决定不提高性能,不提高质量,在同样的性能下卷价格,我跟你一样的性能,一样的品质,我比你便宜5块钱,还有人比你再便宜5块钱,这就是一个非常不健康的卷,我们支持的是价性比。
价性比是什么?敢于定价,我不破价。有竞争对手敢比我便宜,或者跟我同价,我卷性能,不要破价。我先说破价有多危险,你从商业模式来说,零售单价一破,毛利守不住,营销费用占比守不住,房租占比守不住,人工占比你也守不住,叫全线崩溃。
◆ 消费品牌最大误区,别再盯着北上广深
增量经济的时代,得北上广深得天下。当年我们投资也好,创业也好,做消费的,得北上广深得天下。
但存量经济时代,国民品牌时代,北上广深不重要的。蜜雪冰城、沪上阿姨、锅圈食汇,这些百亿千亿的公司,几乎在北上广深可以是空白,但他们成功在哪?都是得中原者得天下。
中原我们概括,就是山河四省,山东、山西、河南、河北,这4个省将近3.5亿人口。所以这个时代要敢于从山河四省开打。
◆ 品牌出海要先占欧美,泡泡玛特也是如此
选择比努力重要。嘉御资本从来不投从东南亚、中东出海的企业,必须主攻欧美。
日本、韩国品牌成为全球品牌,都是主攻欧美的。中国品牌的世界地位,我们是蹲着,你一去东南亚、中东你趴着,你站不起来了。所以先得品牌势能,在欧美做好。
泡泡玛特先到东南亚,没有你们想的这么火。尽管泰国销量不错,但是是在伦敦的泡泡玛特店,英国人打架,你看到的是美国整个停车场几千个人搭帐篷等他明天Labubu发布。欧美消费能力毕竟比东南亚强多了,你要用好互联网,除了中国、韩国以外,全世界互联网渗透率最高的是美国和欧洲。东南亚和中东,互联网电商渗透率还是非常低的。所以要主攻欧美。
◆ 黑石资本给我的几点启示
(黑石)让我不要轻易上规模。我说,您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规模,你劝我不要上规模,他给我两句话,说这两句话都是绿灯时,才可以上规模。
第一,他问我,如果有10个项目,多少个我要亲自去才能拿下来?在2021年的时候,10个项目就大概7~8个,我得亲自上。这就属于“红灯”;第二,你不去现场尽调,你凭团队回来一个报告,敢不敢拍板?我十个得亲自上。这也属于“红灯”。
他说,第一个是发展问题,第二个是风控问题,你个人是不能复制的。他拿了一张图给我看,他说黑石上规模,不是一点点这样上的,前面都比较平,不是钱多了你投资力就强的,能力的培养是很慢的。
什么时候上规模?两个问题都是绿灯,你不用去,团队把项目给你拿来了。你不是现场尽调,凭团队的一个尽调报告或者投资备忘录,你敢扣扳机,这个时候你只剩下一个任务——上规模。因为团队这么强,发展解决、风控解决,你不上规模,他就走了。那么这个时候,在你这儿他拿20%,你要把规模给他独立干大5倍,他就不走了。
我每3年问一下我这个问题,我现在处于什么状态。
03
商业和人性,与阿里的相互成就
◆ 阿里用人:财权无上限,招聘跨两级
我加入阿里巴巴,我总得跟我的老大马云先交流一下我的权限。我肯定先问财权,老大,我这支笔批多少钱,超过多少限额以上要请您董事长批一批,马云说无所谓,你觉得该付就付,不用我批,我激动得不得了,我得到充分的信任。
出门以后,我们的首席人力资源官说,是不是老大跟你聊,财权没有上限,我说是啊。他说,你不能招人啊。我心想,我是CEO不能自己招人吗,他说你不会招人。我说这不对,阿里那时候才几千人,我去阿里的时候我管几万人。他说我这句话不对,改一改,你不会用阿里的标准招人。我说这我得认,我确实不知道。他说这样,先安排你观战三次,看老阿里人怎么招人,看了以后我还得讲,说一说你的心得体会跟以前招人有什么不一样,我说对了,让我面三次,旁边有老阿里人坐着。
两个“三次”以后,大概过了一个多月,我可以放单飞招。是不是跟很多公司反的?很多公司老板对你信任,来了以后,财务给你设了很多权限,招人你去招吧。阿里巴巴当年做法反过来,财权放的风险是不大的,公司有整个风控体系。但“用人权”没有轻易下放,特别是不能让新人招新人,他自己还不知道公司啥样子,他再招人,能不出错嘛,所以不轻易下放招聘权要做到两件事儿,新人不能招新人和至少跨两级招聘。
◆ 马云教我看懂了人性
商业能力可能是我更多带去阿里的,但是马云教会我的对人性的理解。
马云的三种能力我排序是这样的,第一,对人性理解排第一;第二,商业感觉,第三,互联网能力。我把互联网能力排在最后,他是那批互联网公司创始人中,唯一一个不会写代码的。
李彦宏、马化腾都是工程师出身,马云不是,但阿里巴巴市值比那两家都大。所以,互联网能力不是他最擅长,但是为什么能做到那么好?人就是因为人性。我自认为加入阿里以后,我的商业感觉不差,但缺的是什么?我对人性的认知和理解,你做事要顺着人心来做,你对很多问题就释怀了。人性的一些必然的东西,你不要太纠结。
04
关于未来的三大预测
分享一下我的三大预测。
第一,三年内我们手机的APP少一半;第二,十年内人类一周工作5天会降到4天到4天以内;第三,20年内,人类平均寿命到100岁。这三个预测都是好消息。
手机中APP少一半,是AI的简单应用。今天的APP,很多都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创业做的APP,本质上还是一个信息孤岛。我要来杭州跟朋友吃个饭,我用原来的APP,我得订高铁、订酒店、订餐厅,还得叫个网约车,需要四五个APP。
我有AI生活助手,AI生活agent,我跟他说一下,应该把这一套全部做完,更何况还能把另外一个事解决。本来,高铁不到我不敢叫网约车,但如果你调一下航旅纵横,调一下航旅管家,知道我几点钟几分落了,落在哪个口,它自动帮我叫完,我走出去,车在门口。你突然发现,我这个动作把以前四五个APP给干掉,那是纯AI最简单的应用,三年内一定会发生。
第二,人类为什么可以工作从5天减到4天,我们这个年龄开始工作还6天工作制,我们还干过6天半呢,还有义务加班半天,还是生产力,AI加Robotics,AI加机器人。这是个很重要的拐点,人类是为了生活而工作,还是工作就是生活的一小部分,超过4天以上的休息完全不一样。
第三,AI+医疗,你多活20年,平均寿命从人类七八十岁到八九十岁/100岁,需要AI+医疗。其实医疗是互联网改变最小的行业。我们知道移动互联网改变了生产关系,教育资源、医疗资源分配不均,通过互联网拉平了,但生产力有没有改变,医生还是医生,你视频对面还是个医生,你视频对面还是个老师,解决了生产关系,AI加医疗是生产力的革命。
那么为什么这三件事加在一起,特别是后面两件是好消息,你把地球当做一家公司,你的用户时长变长了,每周工作4天以内,你的用户生命周期从80~100岁,他的消费就会被刺激,我们不需要生产太多产品,现在是全球消费不足,所以说从这个角度来说,以AI为代表的科技进步进入加速期,是非常令人兴奋的。
旺润配资,中国股票配资网股票配资,创投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