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院办公室里的10面锦旗挂在墙上引人注目
r东南网9月12日讯(通讯员 付哲文 文/图)9月11日,走进三明市建宁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办公室,墙上10面鲜红的锦旗在光线中格外醒目,“秉公执法维民权,人民仲裁为人民”“为民办实事、公平又正义”等,每一面锦旗上的烫金大字,都像一枚枚勋章,镌刻着仲裁院十年来的坚守与担当。
r建宁劳动仲裁工作始终是保障民生、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石。
r近年来,建宁县秉持“生态优先、产业升级”的发展战略,各类企业蓬勃发展,随之而来的劳动纠纷化解需求也日益增加。为此,仲裁院本着公开、公平、高效、便民的原则,一直致力于为劳动者和企业排忧解难,针对农民工等特殊群体,设立维权绿色通道、工资争议速裁庭、流动仲裁庭等,让不少劳动者感受到了高效与温暖,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筑牢“稳定器”。
r仲裁院工作人员正在耐心地为劳动者提供仲裁帮助。
r首面锦旗见初心 十年坚守解民忧
r“秉公执法维民权,人民仲裁为人民”,这面挂在仲裁院办公室显眼位置的锦旗,是2018年张培金等19位申请人送来的,也是仲裁院收到的第一面锦旗,它见证了仲裁院成立初期便坚守的初心。
r时间回溯到2018年,张培金等人满脸愁容地来到仲裁院,反映福建尚和置业有限公司因经营不善拖欠他们3年工资共39.1608万元,多次索要无果。
r“我们这群人家里都等着这笔钱开锅呢,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张培金当时焦急地说。
r本着公开、公平、高效、便民的原则,经办人员在详细了解情况后,立即启动“绿色通道”组织双方调解,一边向企业宣讲法律政策,一边帮助张培金等人疏导情绪,准备仲裁材料。
r那段时间,仲裁员们常常加班到深夜,反复核算工资明细,研究调解方案。经过多渠道多角度的耐心调解疏导和十多天的不懈努力,双方最终达成一致并签订调解书。当19位申请人如期拿到劳动报酬的当天,张培金特意定制了一面锦旗,带着工友们送到仲裁院。
r“多亏了仲裁院,我们才能顺利拿到血汗钱!”这是张培金当时在仲裁院办公室说得最多的话。
r这起案件的圆满解决,像一颗种子在仲裁院每个人心中扎下了根。十年来,他们将公开、公平、高效、便民的原则贯穿于每一个案件中,始终坚守初心,为民解忧。
r“这第一面锦旗对我们意义重大,它是群众对我们工作的认可,也时刻提醒我们要坚守公开、公平、高效、便民的初心。”建宁县劳动人事仲裁院院长孙秀文感慨道。
r远方锦旗传温情 绿色通道惠民生
r在10面锦旗中,有一面显得有些特别——它是被快递包裹寄来的。9月8日,仲裁院的工作人员拆开快递,一面写着“为民办实事、公平又正义”的锦旗缓缓展开,寄件地址显示为千里之外的甘肃省。寄件人是王立峡,一位在外地打工的农民工。这面跨越千里的锦旗,背后藏着一段暖心的故事。
r“我现在受伤没法赚钱,家里老小全靠媳妇打零工撑着,这钱对我家是救命钱啊!”王立峡因工受伤需要赔偿,却偏偏赶上公司法人、股东变动,新接手的负责人觉得这是个“烫手山芋”,双方在工伤保险待遇的支付标准上分歧不小。
r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王立峡向建宁县仲裁院打去电话,让他没想到的是仲裁员当天便联系上他,并在了解情况后开设“流动仲裁庭”,到开发区现场办案。
r“我们考虑到他是外地人,来回跑既费钱又费时,能让他少跑腿就少跑腿。”孙秀文解释道,“绿色通道就是要为特殊群体提供便利,让他们感受到法律的温度。”
r经过一下午的不懈努力,双方当天就在赔偿金额上达成一致,调解圆满结束。
r“多亏你们跑前跑后,不然我这外地人真不知道要遭多少罪。”离开时王立峡握着仲裁院工作人员的手再三道谢。
r“这面锦旗跨越了千里,说明我们的服务走进了群众心里。针对农民工等特殊群体,我们就是要让绿色通道更畅通,让速裁庭更高效,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们,不管来自哪里,合法权益都能得到保障。”看着这面来自远方的锦旗,孙秀文欣慰地说。
r“流动仲裁庭”开庭现场。
r动情锦旗显温度 贴心服务赢民心
r“实在是太感谢你们了,帮我解决了一个大难题,这面锦旗是我的心意,请一定收下。”
r一面写着“为民排忧解难、公正公平执法”的锦旗被劳动者送了过来,这是仲裁院收到的第四面个人致谢锦旗,这些悬挂在墙上的锦旗,皆是仲裁院为劳动者提供全方位服务的鲜活见证。
r不少劳动者文化程度不高,面对法律条文和证据准备都犯了难。仲裁院工作人员瞧着他们焦急的模样,总会主动上前,让当事人口述经过,为他们代写要素式申请书,协助梳理准备材料并免费打印,把复杂的法律流程拆解得明明白白。
r“仲裁院的工作人员为我这案子跑前跑后,调解、立案、讲政策都很耐心,真把咱的事当自家事办。”一位劳动者的点赞道出许多人的心声。
r便民仲裁,是把服务送到最需要的地方。带着案卷深入现场开“流动仲裁庭”、用方言讲法条、天冷递杯热水,甚至是纠纷解决后还帮忙联系返程车,这些都是孙秀文的工作日常。
r2018年,张某等19人被拖欠的39.1608万元工资,半月内全额追回;2021年,吴某等4人被拖欠的18万元,一周内调解到位;2024年帮助……这一件件事里,满是仲裁人员俯身为群众办实事的赤诚。劳动者的诉求件件有回应,越来越多锦旗随之而来,“为民排忧解难”成为仲裁院最亮眼的名片。
r“处理争议得揣着真心。”孙秀文笑着说,“群众来的时候多是带着愁绪,我们多份耐心、搭把手,就能让维权路好走些。看到他们拿到工资时舒展的眉头,听到那句‘全靠你们了’,比啥都暖心。群众信得过,我们就得把这份信任攥紧,把服务实实在在做到心坎上。”
r十面锦旗,十载坚守。建宁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以人民为中心,为民仲裁”的使命,为当地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持续贡献力量。自2015年成立以来,建宁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共受理劳动人事争议320余件,结案率达100%,调解率超90%,涉案金额最小60元,最大超百万元,共为劳动者挽回损失近两千万元。
旺润配资,中国股票配资网股票配资,创投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