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借助VOIP技术将境外号码伪装成国内政法机关真实座机号码,再伪造政法机关文书和电子公章,自称国内公检法,以“涉案需缴纳保证金”为由,骗取留学生将资金转入指定账户,到账后立即通过虚拟货币交易洗钱。
这是一种针对留学生群体的新型诈骗。
近日,江阴市检察院在办理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件中发现此类诈骗手段。此类手段隐蔽、涉案金额巨大,给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带来很大威胁。
这起案件,引起了新华社、法治日报、江苏电视台等媒体的共同关注……
NEWS
话术环环相扣对受害人精准“洗脑”
诈骗团伙究竟用了怎样的话术进行“洗脑”让这些留学生对骗局深信不疑?
该案中,在英国留学的李某先是接到自称是北京市反诈中心民警的电话,称其名下有张在北京大兴机场办理的手机卡,发送了300多条诈骗短信,已被公安机关监控。
“我确实在北京大兴机场停留过,加上来电带着'96110’的官方号码,我就相信了……”李某懊悔地说。
唬住李某后,对方要求李某下载境外通信软件进行联系。对方称李某涉嫌一起跨国洗钱案,其名下在北京办理的银行卡在搜查时被搜出。对方还发来“北京某营业厅监控截图”等“涉案证据”,李某当即陷入恐慌。
随后,一名自称“刑侦队冯队长”的人对李某进行了线上“审讯”,并让其签署“保密协议”,称此案是国家秘密案件,不能告诉任何人,否则将危及自身安全,并叮嘱李某卸载常用社交软件,不得查询任何相关敏感词汇。他还发来一份《监视居住决定书》,要求李某每日通过视频监控汇报行程和所有电子产品上的操作,每一笔花费及所有微信聊天记录都要截屏报备。
经过一周“洗脑”,承受巨大精神压力的李某完全被诈骗团伙操控了心智,对其要求言听计从。“冯队长”看到时机成熟,便要求李某缴纳100万元“保证金”获取“境外优先调查资格”,称这样可以不用被遣返回国继续学业。李某按要求将100万元转入对方指定账户后,诈骗团伙又以“庭审需要提供财力证明洗清嫌疑”等借口继续索要资金。然而,李某再次转账100万后,却发现对方失联了。李某立刻用室友手机查询,才发现所谓的“跨国案件”早在2010年就已破案。
得知实情后,李某母亲至江阴市公安局报案求助,但为时已晚,诈骗团伙已通过虚拟货币交易将钱卷走。
江阴市检察院承办检察官表示,冒充公检法类诈骗一般会将境外号码伪装成政法机关座机号码打给被害人,同时伪造文书、电子公章恐吓被害人,要求缴纳“保证金”。“我国司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社交软件办案,凡是要求提供“保证金’的均为诈骗。"
检察官提醒
检察官提醒海外公民,如接到自称公检法人员的国际来电时,请立即拨打12308(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核实;如遇要求转账,务必与家人多渠道确认,凡是要求提供“保证金”的均为诈骗!如果发现被骗,要第一时间报警。
法制日报江苏电视台、澄江检察室
旺润配资,中国股票配资网股票配资,创投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